CN EN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   /   新闻   /   专题报道   /   教师专访   /   正文

分享

贾京生 | 用专业性的研究,守住少数民族工艺文化
2019.10.29

编者按: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教授贾京生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研究》获评优秀项目。少数民族工艺文化是民族瑰宝,贾京生长期坚持以田野调查为主要方法,深入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调研工艺文化的现状,多年来不懈耕耘与执着研究,其学术深度、教育理念和家国情怀都令人敬佩和感动。我们特地对贾京生老师进行了专访,分享他的研究历程。

▲2019年初,贾京生(右)考察了贵州黎平口江乡高开村枫香染

缘起,一场近30载的铺垫

1989年,贾京生留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任教。1993年开始带学生去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地进行专业考察,由此与少数民族的工艺文化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2002年,贾京生所在染织服装设计系申请了清华大学精品课——传统染织艺术课,第二年,该课成为北京市级精品课,2010年又成为国家级精品课。为丰富课程内容,贾京生开始准备专门的教材,继而决定以蜡染艺术为切入点。初以为不难,着手却发现其中不易。蜡染艺术的历史是怎样的?现存状况又如何?汉族的怎样?少数民族的怎样,除了中国外,世界的其他地方又是怎样的?既然是精品课,就得深挖背后的知识。那便不是一本教材的能解决的问题了。

2010年,国家精品课核心教材《蜡染艺术设计教程》历7年之久终于得以正式出版,成为贾京生对蜡染研究的一个初步铺垫。教材出版前后,贾京生又申请了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柒牌的“非遗”项目研究。项目针对的是西南少数民族蜡染工艺文化,切实了解和研究之后,贾京生发现其内容之庞杂与工艺之丰富,为了做精做深,便延长了一年的项目实践,这一做就是三年,才有了《中国现代民间手工蜡染工艺文化研究》的问世,并一举斩获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学三等奖(著作奖)。

▲贾京生著作《中国现代民间手工蜡染工艺文化研究》

紧接着,贾京生又于2014年申报了国家课题,因为之前的研究铺垫所打下的坚实基础,得以顺利拿下了入选率仅5%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聚焦于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研究,防染属于染织的印、染、织、绣中印染工艺的一种,即通过一个媒介画出图案,染色,去掉媒介,防染的地方就是所绘图案,主要包括蜡防染、枫香防染、粘膏防染和扎防染四个方面。项目于2018年6月30日正式结题,经五位专家评审的鉴定,一致将该项目评为优秀,在北京地区实属罕有。

从对少数民族工艺文化的关注,到聚焦于防染工艺。细数自1993年采风至今的前前后后,一晃已近30年,正是长期的田野调查与专业学术研究所打下的前期铺垫,才有这一项目的优秀成果产出。

▲贾京生教授主持的《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研究》专著稿60万字

深入的田野调查,还原完整的工艺链条

凡是经济发达、交通便利、汉化严重的地方,防染工艺保存下来的就越少。当地人甚至不穿本民族的服装,不用本民族的工艺,连住的房子都是汉化的。只有那些最穷、最落后、最偏远的地方,少数民族工艺保存得会比较完好。因为天然的自然屏障使得他们缺少与外界的联系,虽然电视、手机这些媒介使得一些信息也会渗透,但地理的屏障使得这些地方相对封闭,工艺文化保存得较好。因此,只有深入田野,扎根少数民族聚居的边远地区,才能获得一手资料。没有艰苦的环境,就没有原汁原味的东西。

由于少数民族没有文字,图案、形式、工艺就是他们的“语言”与“历史”。由此,田野调查就显得非常重要。贾京生感慨,现在很多调查与研究都是走马观花。对少数民族工艺的研究不深入、不系统、不准确是三大难题,甚至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因此,田野调查是研究少数民族文化最好的手段,也是唯一的手段。

▲2016年,考察隆林县红头苗

田野调研的难度在于需要不断的重复,没有重复探寻,就没有准确的信息;如果调研采访10个人,10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就需要再采访20个、30个,直到多数人说的内容八九不离十,才能确认事实。也只有这样,才能找到真正的,源头上的东西。

到今天为止,贾京生调研过的地方有,如川南、贵州、广西,云南、海南、湖南等地,条件不可谓不艰辛。路好走的时候,坐的公交车、大巴车和大轿子车;路不好走时,一辆小中巴就塞进十来个人。一路上行李箱子、摄影器械都得扛着。住宿、语言也成问题。尽管如此,贾京生因每次收获满满而乐在其中。各地区的生活习俗、人情风貌,只有真正去了,才能了解其巨大的魅力。

贾京生回忆,黔东南最南端有个地方叫从江县岜沙村,那里聚居了黑苗族,人长的都不太高,女性1米5左右,男性稍微高些。当地流行男女都穿黑色衣服。因为蓝染的蓝颜色染时间长了就会变成黑的。当地人有一种说法叫,男有三件宝。枪不离身,刀不离腰,是二宝;最重要的是头上“护棍”,当地小孩从一岁开始就剃头,用割麦子的锃亮大镰刀把四周全刮掉,就留着头顶一撮儿,称为“护棍”;逢年过节时,还用头帕围个箍。当地人认为“护棍”可以消灾避邪,也是和祖宗的联系。

▲2015年四月,贾京生(左)考察贵州从江县岜沙村

另一个奇葩民族是白裤瑶族——以男人服饰命名的一个瑶族支系。当地男人着黑衣和及膝白裤,女人上着两片布,叫两片瑶,又叫贯头衣,下穿百褶裙。两片瑶,即前后各一片黑布,里面不穿内衣,并以之为美,残留并延续着母系社会的母系崇拜痕迹。白裤瑶族的服装是世界上唯一性的,是其历史文化和信仰的一部分。白裤瑶族也被认为是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个民族。

除服饰外,白裤瑶族的迷信文化也十分不可思议。白裤瑶人崇拜鸡,结婚嫁娶会请鬼师占卜,鬼师把鸡蛋煮熟后转动鸡蛋,根据鸡蛋大头小头的指向判断婚姻是否合适;鬼师还会杀一只鸡,煮熟后,根据鸡眼睛的凹凸、睁闭大小来判断这段婚姻是对男方好,还是对女方好。白裤瑶的丧葬习俗也是奇特的,逝者必须等到9、10月份一直至来年的4月份才埋藏。这个时间段外的葬礼都是短葬,葬于家中或附近,有味就是对老人不敬,需要请鬼师做法术去味,等到冬天了再挪出来葬。这也是原始母系社会、父系社会的一些文化遗留。正是这些无形的思想、观念塑造了其服饰、礼俗等有形的形态。

田野调查也遇到很多问题,比如说语言不通,这就得请手艺人的后代,或者请当地既懂汉语又懂当地语言的人翻译。另一方面是如何保持信息不中断。这需要第一,遇到问题就得打破砂锅问到底。比如一种纹样背隐含着怎样的文化思想;第二,建立联系网络,以便遇到问题可以及时询问。

▲2017年7月,考察广西龙胜泗水粟球妹的枫香染

贾京生的手机里有一个白裤瑶男青年的微信。一次,这位男青年发了白裤瑶葬礼上的棺材,白裤瑶葬礼一般不让外人看,贾京生注意到棺材上有粘膏防染布,立马把图下载了问这位男青年是什么,一问便知道了这叫做“天堂被”,人死后到另一个世界所需要的,“天堂被”上的符号非常之多,且各有说法,这便是需要不断研究的。

又如,白裤瑶葬礼中盖脸布的称为“瑶王印”图案,男女使用的图案不同,分为公母图案。像这样的信息都是田野调查时不易发现的。研究既要求信息的系统、深入,这便是棘手的问题了。因为一次调研只能反映生产生活中的某一时间段所做的事,这样的结果反映必然是不完整的,如何把整个链条系统、完整了解清楚呢?这就需要建立联系网络,并不断反复进行田野考察。

在凯里,有一个旧货市场,专门售卖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服装。贾京生便认识了很多倒卖服装的商人,并留了微信。这些微商经常在微信上发图。看到没见过的民族图案,贾京生就会问微商那是在什么地方买的,什么民族用的。有时候问至微商都哑口无言。只有建立起关于研究对象的信息网络,才能算是更全面的了解。

▲2018年,考察水城县陡箐乡

另一个棘手的问题便是如何解决田野信息的不准确,这也是个技术问题。少数民族中很多人都听不懂外人讲话。有时候外面的专家来了,专家说什么,他就会按专家说的来说,这就是信息不准确。为保证的信息准确,就需要多跑路、多问人、反复问。传承人、非遗办的人、文化馆的人、研究专家等都要问,只有如此,才能得到相对准确的信息,记录相对准确的情况。

再一个棘手的问题在于如何延展所研究问题的方面。比如,调研一个杯子,这个杯子是怎样制造出来的?用的什么材质?材质从哪儿来?这就需要触类旁通地思考,举一反三地发问,打破砂锅问到底地钻研,才能够掌握整个工艺链条中比较完整、系统的信息。

工艺精神与学术研究,方法与理论之谈

现在很多人不理解农耕时代的东西在工业化、信息化时代的价值在哪里。贾京生认为,保留少数民族工艺文化便是对民族文化多样性、丰富性的保留。如果我们像狗熊掰棒子——掰一根丢一根,就会造成文化的单一性而没有历史文化。文化多样性保留的背后,也是在维持本民族文化的根性不断,更是本民族文化独特性、个性的体现,这都会成为我们未来发展可以取用的源源不断的资源。我们的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上也独树一帜。少数民族的文化则突出展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个性与独特,也是我们占有的无可比拟的优势。有效地保留与传承民族文化,第一要靠科学合理地、可持续性的利用;第二个是需要做到原汁原味地保留与传承。要有昨天的历史,还要有今天现实,这样才能有明天文化的多样化与丰富性;否则,必是人类文明多样化的一大损失。

▲2018年,拍摄黔西苗族蜡染

凡是能留到今天的工艺、图案、形式都是优秀的、经典的和智慧的,因为流传至今的工艺、图案、样式都是经过数代人精心打磨而保存下来的。旧时利用非常简单的工具就可以画出极致精美的图案,而今天工具发达,画出的东西却不行。以亮布为例,95%的少数民族都使用亮布。有的地方做出的亮布亮而发硬,上面还有裂纹,有的则发含蓄的光,不同族群做亮布的工艺手法、使用材料不一,这些都集中体现了少数民族因地制宜、因材施艺的智慧与艺术。

对于这些经典的、优秀的传统技艺,如何在今天做好保护、传承和发展?无疑,三者都是重要的。但相较而言,保护与传承大于发展。首先,别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技艺消失了、民族根脉断裂了,在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再去思考如何发展。第二,传承和发展要两条腿走路,传承人专门做传承人的事;艺术家、设计师来对传统技艺与艺术的活化、发展。保护与传承,尽可能做到原汁原味;活化与发展,要做到多元多样创新。

作为研究者,也只有用真实、详尽而严谨地调查梳理和研究,才能为中国少数民族工艺文化研究的理论体系构建尽一份力。而我们今天面临的状况是,实践和理论存在脱节,理论体系的建立同样需要两条腿走路。懂实践的建立理论体系,懂理论的去了解实践,而不应该从理论到理论,或者从实践到实践。现在学科发展高度细化与高度综合相结合,理论体系的构建也应该如此。

▲2019年1月,于黎平口江乡高开村

贾京生会参考人类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少数民族工艺文化与艺术。比如,技术人类学、审美人类学便可以用到工艺研究上。贾京生称,“边学边干,边干边学。”在研究过程中找学习方法,并不断改进研究方法,同时这也是搭建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探索研究方法的过程。也只有使用好的研究方法,才会有完整的、系统的体系。

如此详尽、完备和长时间的田野调查研究背后,是贾京生对少数民族工艺文化的热爱。贾京生总结道,第一,需要始终执着地探寻,带着思考地去问问题;第二,研究要有方法地讲究触类旁通、左右逢源。何谓有方法?贾京生以所做课题为例,强调第一是坚持田野调查的方法;第二是文献梳理的方法,将实物和文献进行比对;第三是在学习和研究中搭建相对完善的知识结构;第四个方面是掌握有效获取信息的方法。其中,人是关键,良好的沟通才能获得真实、准确、有效的信息。

谈起如何将学院教育与工艺的保护、传承、发展相结合时,贾京生眉眼中洋溢起了光彩。把非遗的东西引进学校的想法非常之多,但引进容易,真正留下却难。尽管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但贾京生并不气馁,对少数民族工艺文化热爱不减的他,会一直为之努力。

▲考察广西融水枫香染传承人梁桂英

最后,贾京生给予了青年学者一些建议。第一,始终保持虚心学习。孔子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便是如此。作为清华的学生应该自信,更应该具备责任感与担当精神,要有大格局、宽视野,把国家、民族的文化振兴作为毕生之事业。国家需要清华人勇于担当、善于探索。另一方面,学术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坚持研究,自然便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就可以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对待学术研究要像跑马拉松一样,执著并施以有效的研究方法,建立合理的知识架构。然后只需耕耘不问收获,一切研究成果便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图:染织服装设计系贾京生教授

文:学生记者团 刘家嘉

© 2024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

100084

© 2024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