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报》第126期 美术新闻
纤维艺术是当代艺术中最活跃的艺术门类之一,它以柔软的材料、织物的传统、情感的寄寓、创意的表达,被誉为最能温暖人心的艺术。“从洛桑到北京”发起于1999年,首展于2000年,从原中央工艺美院的光华路校区到清华园,继而走进上海、苏州、郑州、南通、深圳等地,10届展览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逐渐成长为全球最为重要、最具影响的纤维艺术学术平台之一。
本届双年展由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中国国家画院公共艺术院联合主办,展出了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45个国家和地区的175件作品,展出作品从全球1375件报名作品中遴选而出,以不同材料、不同技法、不同风格、不同角度展现了国际纤维艺术的当代面貌。展览不仅再次成为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而且被列为2018北京国际设计周学术活动项目。
发端清华园,足迹遍布祖国的多个城市,吸引了国际纤维艺术家群体汇聚,并开拓了纤维艺术学科在高校的发展。如今再次回到清华园,是不忘初心,起步——前行——回归——再出发的良性循环。18年间世界发生了不小的变化,科技与艺术成为时代的双翼,民族与传统、当代与创新成为核心命题。“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纤维艺术双年展以叠加的学术成果、丰富的实践创新,作出了切实的解题。纤维艺术带来了手工的温度以及手工与多媒介融合中的个性表达,也不断从多方的交流与研讨中,促进纤维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自2009年起,因“从洛桑到北京”,逐渐发展壮大的中国纤维艺术,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项目,开启了“中国当代纤维艺术世界巡展”的征程,已赴美国、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哥伦比亚、巴西、厄瓜多尔、坦桑尼亚、墨西哥、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格鲁吉亚、意大利等国家巡展,足迹遍布6大洲。中国纤维艺术的世界巡展构建了新时代丝绸之路的叙事方式,让世界透过纤维艺术更好地了解中国,实现了以纤维艺术连接世界的构想。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的纤维艺术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这与艺术家的天才创作和辛勤努力息息相关,也和“从洛桑到北京”等国际展览的引领与纤维艺术教育的发展密不可分。第十届双年展,既是回归与总结,也是突破与超越。与往届展览相比,此次展览以更低的作品入选率、更高的展品质量要求,由大规模转向高规格,代表当今世界纤维艺术的最高水平。
本届学术研讨会以“新时代纤维艺术的诉求”为主题,探讨纤维艺术连接世界的学术意义与国际价值,反思纤维艺术的本质特征与内在价值,观照其与自然、与传统、与生活、与家庭、与社会、与时代的关联,为纤维艺术的未来发展导航。纤维艺术的崛起之路令人瞩目,但我们更期待纤维艺术家们能不断探索并理解自己所采用媒介所含有的各种可能性,以及他们选择纤维艺术的意义与真谛,注重艺术与生活的广阔关联,探讨其与人类境遇对话的巨大潜能。
纤维艺术作品记录着人们的生存体验和文化变迁,不仅具有内在的生命逻辑,还深藏着文化传承和生命演进的底蕴。这场展览,不仅仅是一场回归,更应是一场纤维艺术开启新历史、新叙事、新应用的起点。
部分作品欣赏
【中国】白鑫、魏航 素水清音
【爱尔兰】弗朗西斯·克罗 流浪
【乌拉圭 阿根廷】卡门·因巴赫 ·瑞多 女性地图
【秘鲁】康斯坦丁诺·劳拉·塔沃阿达 新月之谜
【芬兰】莱贾·乔金 蓝光2
【中国】梁雪芳、林乐成 冰荷
【中国】刘娜 生命静观
【格鲁吉亚】玛娜娜·蒂玆卡司维里 欢乐小屋
【英国】乔·汉密尔顿 闪烁的我和你
【中国】王嘉澍、李曙 两狼关
【中国】王建 他山石
【中国】周小瓯 2018 蜕
【中国】庄子平 金山的舞者
作者系本届双年展国家艺术基金项目主持人、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工艺美术系主任洪兴宇,本文发表在2018年10月25日《中国美术报》第1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