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元,出生于1965年,成长于七十年代艺术氛围还非常浓厚的哈尔滨。从小在松花江边写生,少年成材,15岁的李天元就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是当时班上年纪最小的学生。当时是央美附中恢复招生的第二年,李天元同班同学当中有刘小东、喻红、肖鲁、赵半狄,后来都成为了艺术圈中响当当的人物。附中毕业后,性格洒脱的李天元选择了自由度更大的壁画系。
1984年,李天元和央美附中同学
当时壁画系都是一群不羁放纵爱自由的少年,他们实践着壁画系的特长,在学校周围的墙上都画满了壁画,结果被当时的系主任侯一民先生臭批了一顿。但这群捣蛋的少年学习起来却也是个个都很玩命。“自习室从早到晚一直有人,等考试的时候,它11点关灯,我们就跑到画室里头去了,画室很大,然后大窗户、大窗帘,我们都站在窗帘后面,老师每间屋巡视有人没人,一开灯,嗯没人,全走一遍,老师一走赶紧出来,其实一拉窗帘一看都是人。”回想当年的趣事,李天元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年轻时候挺好玩的”,他最后补充了一句。
1987年,李天元和美院同学在内蒙清水河烧陶
从央美毕业后,李天元和同学赵半狄一起被分配到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教书,两人分享着一间只有16平米的宿舍,各占一半。1991年获得首届中国油画年展,2010年翰海秋拍中创下706万元高价的油画作品《冶子》,就诞生在这间宿舍兼小画室里。
1991年,油画《冶子》获首届中国油画年展金奖
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随着社会、经济和人们的思想观念的巨变,艺术圈兴起了政治波普、玩世现实主义的浪潮。从1992年开始,李天元也开始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他对现实的观察。用贴胶条的方式进行双重图像创作,天安门和打太极的老人,女人体与宝座,白毛女与百元钞票,传统与现代,性与暴力在同一张画中交织并冲突着,这是李天元所看到的社会现实。
1993年,李天元创作作品《华尔兹》
“1992年我的第一张画,它灵感来自于条形码,当时条形码我觉得挺漂亮,原来商品上面就印一个价格,现在没价格了,就条形码,而且我发现条形码呢,每一个都不一样,而且里面有很多信息,当时我看不懂,我觉得很像一个乐谱,它有宽窄、疏密,很漂亮也很神秘,我觉得挺有意思。然后我就把我当时我一个学生的写生,两个朋友在一起写生,就贴上条,又画了一个毛主席和叶剑英的聊天,所以一个是普通人的聊天,一个是政治家的聊天,四个人就叠加在一起了,然后我把准确的创作完成时间,年月日几点几分全都写上了,那是第一张。后来我可能就尝试各种各样的方法,实际上也是说,能够把一些个稳定的东西再破坏一下吧,就等于说这种绘画变成了一个没有明确主题的,互相干扰的,互相交织在一起,中国社会就是这样,每一个人的心理现实,跟外部现实也是这么一个状况,外部现实也都是真假难辨,我们生活在一种挺荒诞的,真假都混在一起的现实当中。”
《起点》 1992年
从1998年开始创作的《民以食为天》系列中,李天元在粘着米粒的画布上画画,试图从饮食上窥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中国人是民以食为天,中国人的金钱和创造力都用在吃上面了,而且中国的餐馆那是像宫殿一样的,好看,大,一层一层的楼,永远都是那么热闹,然后,人一掷千金在哪儿吃啊喝啊,我当时就思考,人到底希望从中得到什么。那西方的态度呢,比如说我去瑞典,瑞典民间有一个谚语,就是说当你肚子吃的很饱的时候,脑子就空了,他们吃的都很朴素,觉得应该更多去思考,他们可能会出很多的艺术家啊,作家啊,他会有更多理性的思考,非常认真地去对待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李天元这系列作品的源起,而说到具体的创作方法,是“在画布上面永胶水粘一层大米或者小米,然后在上面画”。在李天元的工作室里,仍保存着几幅这样的作品,但图像已经很模糊,“后来我那个画放在仓库里面,被耗子吃了,被耗子吃完就成抽象画了,画的是一棵树,最后成抽象的了。”
《自画像》画布油画、大米 1998年
《黄山》画布油画、大米 1998年
人性和文化的双重性、矛盾性一直是李天元创作的一个主题。年近耳顺,经历过种种社会浪潮、人生起伏、真真假假,李天元的眼神里早已褪去往日的迷茫、疑惑,只剩下坚定和淡泊。但他对于人性幽微之处的探析、对于环境、文化的思考却一直没有终止,只是用了更自我的表达方式。
本文来源:绘画系副教授 李天元
转自:概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