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 EN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   /   新闻   /   展览与活动   /   正文

分享

【获奖感言】天地有大美、情艺、睿智而须言——记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主持人、清华美院教授贾京生的研究心路与感悟
2019.07.09

贾京生教授主持的《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结题优秀项目。

贾京生教授主持的《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研究》专著稿,60万字,历时13年完成。

(一)

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课题《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研究》,是笔者田野调查时间最长、投入精力最多、研究探索最久的一个项目。前期国家精品课核心教材《蜡染艺术设计教程》曾历时7年研究、撰写与积累,接着是清华校级课题《民间手工蜡染技艺传承与应用》研究的3年田野调查与研究铺垫,后来又是历时3年多的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研究》,可谓13年磨出一剑,最终以60万字的专著稿顺利结题。

项目研究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积累。即:教学经验、科研方法、田野考察经验积累。严格地说,从事手工蜡染设计教学与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时至今日也20余年了。当《蜡染艺术教程设计》在2002年、2003年先后评为清华大学精品课程与北京市精品课程之后,就全身心的投入到此课题教材的资料收集、理论研究、实验创作与教材撰写之中,尽管因教学工作、学术会议以及社会工作的影响时有中断与间歇,但执著于《蜡染艺术教程设计》教材的研究与撰写毫不松懈,7个春秋转眼逝去,《蜡染艺术教程设计》在2010年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44万字),同年,也荣幸的成为国家级精品课核心教材。2009年,《民间手工蜡染技艺传承与应用》研究,申报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柒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基金项目获批,紧接着投入到清华大学校级课题研究之中,又历时3年的田野调查与文献研究,2012年结题获得优秀项目。同年,获得2012年度清华大学文科出版基金项支持,2013年出版了58万字专著《中国现代民间手工蜡染工艺文化研究》。

2006年,笔者考察贵州榕江县黑领苗杨妹子蜡染工艺

研究项目接二连三的申报成功,田野调查、系统研究更是马不停蹄,对其深入研究的兴趣所致,似乎被传统少数民族服饰的博大文化、精深工艺与艺术魅力所折服,深陷其中不能自拔。2013年获得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柒牌非遗项目《广西南丹白裤瑶粘膏染工艺研究》(项目负责人),2015年结项,获得优秀项目;2015年获得北京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白裤瑶粘膏染工艺研究》, 2018年以专著稿26万字结题;2015年,《中国现代民间手工蜡染工艺文化研究》,获得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奖三等奖;2016年,获得清华大学自主科研计划课题项目《贵州惠水布依族枫香染工艺文化研究》,2018年结题;2016年,获得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与研究中心柒牌非遗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中国少数民族枫香染工艺比较研究》,2019年结题。许多相关项目的研究,在收获了研究经验的同时,反思与变换研究思路,探索更合理的田野考察方法。

2007年,考察贵州镇宁石头寨布依族的蜡染工艺。

2009年7月7日,带领学生考察西江千户苗寨。

本课题的田野调查、资料收集、整理思考,同样也经历的长达13年之久的积累。期间,考察地域有贵州、云南、广西、海南、湖南、四川6个省,深入到贵州省贵阳、乌当、白云、花溪、清镇、开阳、修文、水城、六盘水、钟山、盘县、六枝、遵义、湄潭、安顺、西秀、普定、镇宁、毕节、黔西、大方、纳雍、织金、赫章、威宁、凯里、榕江、黄平、镇远、台江、黎平、从江、丹寨、荔波、贵定、龙里、独山、三都、平塘、罗甸、长顺、惠水、望谟、册亨、安龙等45个县市。云南省昆明、大理、巍山、永善、昭通、蒙自、元阳、屏边、文山、马关、麻栗坡、富宁、红河、开远、丽江、香格里拉、景洪、个旧等18个县市。广西南宁、桂林、龙胜、融水、三江、那坡、田林、隆林、南丹、罗城、河池、百色等12个县市。湖南省凤凰、长沙、保靖、芷江、怀化等5个县市。四川省古蔺、珙县、筠连、叙永等4个县市。海南岛省三亚、保亭、五指山、琼中、海口等5个县市。考察的地域县、市共有89个。走访了近200余个村寨(有反复前去的)。调查的少数民族有苗族、布依族、彝族、瑶族、白族、畲族、仡佬族、亻革家、西家等,涉足的支系有白苗、红苗、黑苗、青苗、红头苗、大花苗、小花苗、歪梳苗、偏苗、素苗、汉苗、白倮人、红倮人、白裤瑶、长衫瑶、青裤瑶、红瑶等等。拍摄图片12万余张,拍摄影像约560分钟,采访录音约640分钟,采访录音整理和文字记录文字10万余字。最终撰写出60万字的《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研究》,2019年顺利结题,并获得优秀项目。

2010年8月,笔者采访白裤瑶生态博物馆馆长陆朝金馆长。

(二)

项目的研究目的,决定着研究的质量与过程的长短,我的研究并不带有任何“功利心”。如果说有功利心的话,只能说是研究的兴趣、研究的执着使然,兴趣与执着的使然不是无缘无故的,而是被传统少数民族多样的服饰文化、精湛的手工技艺、丰富个性艺术魅力所吸引,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不仅如此,作为清华大学教授,有义务、有责任在这些传统民族工艺文化消失之前,把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赶紧保留下来、记录下来,让民族文化之根与脉留下文字记载,传给后世。这是我的研究动机与目的。

研究过程中,始终在探索着研究方法。如何田野考察?怎样获取最准确、最真实、最系统、最全面的一手资料?如何甄别田野调查资料?如何研究现有的文献资料?如何研究民族地方志?等等。这些田野考察、文献梳理、研究思考的过程中,一直在探索着用比较的方法,比对的方法,实地、实物体验与观察的方法。由于少数民族大多数都是有语言,而没有文字,因此,在文献中几乎没有本民族文字历史记载,只有汉字在只言片语中描述的少数民族工艺。唯一途径,只有到田野中才能获取真实信息与第一手资料,只有田野考察、实地探寻才能挖掘到无穷无尽的宝藏。为此,采访最一线的少数民族族群中工艺技艺传承人与技艺高手,如丹寨县国家级苗族蜡染传承人王阿勇,惠水县国家级布依族枫香染传承人杨光成,南丹县国家级白裤瑶服饰传承人何金秀,水城县省级苗族服饰传承人熊兴兰,龙胜县县级红瑶枫香染传承人粟球妹,融水县县级苗族枫香染传承人梁桂英,南丹县县级苗族粘膏染传承人潘仁凤等。在了解、拍摄防染工艺制作的全过程,同时,采访族群里的鬼师、寨老、乡长及乡书记、村长及村书记、村民、年长者,了解族群文化习俗、工艺应用等。采访生态博物馆馆长、当地的各类博物馆长,采访县非遗办,县文管所、县民宗局、乡文化站等相关负责人。采访形式多种多样:有当面咨询录音,有留下联系方式再次微信或电话采访,目的是进一步为摸清真实情况后续采访。

2011年8月24日,笔者考察云南麻栗坡彝族白倮人,村民帮着穿当地蜡染服装。

为获取专业信息、了解研究方法、掌握民族文化理论,从另一个层面咨询、请教当地专家学者。如贵州苗族蜡染研究专家杨文斌,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原馆长、民族学研究专家吴光正,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文联副主席、民族文化学者、作家余未人等。还有咨询请教了许多民族学、人类学、设计学、民间美术学等方面的一流专家,如徐艺乙教授、吕品田教授、刘元风教授、徐雯教授、李超德教授、李立新教授、贺阳教授、玉时阶教授、杨源教授、刘瑞璞教授、吴海燕教授等。通过请教与咨询,宏观的、理论的了解研究方法、研究角度、理论视野等。

随着研究过程中的进展,“点”性课题项目也随之延展,并在领域研究方面更加的深入系统(课题延展与领域深入)。“点”状课题研究,是从蜡染设计教学开始,慢慢深入到少数民族蜡染工艺研究,接下来延展到“点”状课题粘膏染工艺研究、枫香染工艺研究、扎染工艺研究,最终,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延展并深入到传统防染工艺的领域研究,即传统少数民族防染工艺的研究、防染文化的研究、防染设计的研究、防染图案的研究、防染服装的研究,以及防染工艺生活应用的审美研究。从另外一个层面来说,由传承人制作工艺——技艺,到制作出用品——物品;从制作出的图案造型——形式,到图案造型的内涵——文化;从制作出的服饰成品——设计,到服饰的生活穿戴——习俗;从生活中的用品使用——服饰,到生活中的审美趣味——美学。等等,这种由点到线、再由线到面,最终由面到体,全方位的研究防染工艺上,逐渐上升到传统民族文化的理论探索、设计方式的研究、审美趣味的探寻。因此,可以说是一种学术研究的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回想当年从学生到初当老师的时代,从一个对传统民族文化无知、无兴趣、不喜欢,到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知、喜欢、以致痴迷,甚至变为传统民族文化的“俘虏”。从视而不见的看不到民族民间有文化,到满眼所见时时处处留存着中国古老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从不喜欢民族民间艺术到喜欢,从教学采风民族民间艺术到专业研究民族民间艺术,从一般研究民族民间艺术,到深陷其中的专业性、执迷不悟的研究等等。一句话,深切感受到:智慧在民间、技艺在民间、艺术在民间、大美在民间。

2013年12月,笔者考察广西南丹里湖乡集市上卖蓝靛的场景。

2015年8月27日,笔者考察贵州织金小妥倮村县级蜡染传承人。

探寻过程是艰辛的,但探寻结果的收获是丰满的。所获得幸福感大于各种困难与艰辛,我想说,如同少数民族一样,虽然生活环境如此困难,甚至一贫如洗,但就是在这样环境中却创造出如此丰富的文化、高超的艺术、精湛的工艺、精美的服饰,这些,都折服了我、震撼了我,迷恋着我一直去探寻挖宝。

探寻的艰辛,首先是路途遥远、崎岖,民谣说“高山瑶、矮山苗,平地汉族居,壮侗居山槽”,苗族与瑶族等几乎全住在高山野林山地之中,要到我们能找到宝藏的地方,几乎都是人烟稀少很难去的地方。例如,为了从昆明到滇东北的永善县,用了10个小时车程一站接一站(不是直达车),才到达永善县县城,但还没到我们要去的村寨。

2015年10月29日,笔者与贾煜洲一起考察黄平革家蜡染。

其次,田野考察寻宝的困难之一,就是语言不通的障碍,吃住不适应是其二。调研对象都是少数民族的苗、瑶、布依、彝、水、仡佬等族群,她们是有语言,但无文字(因此,几乎没有文献记载),即使是语言交流也是十分困难的。因此,有时,仅为防染工艺文化中的一个事实,或一套工具,或制靛浸染过程,则需要漫长时间的事实比对分析和千里迢迢的前去考证,也许在文字中只占一行或几行的文字。作为读者绝大多数会在理所当然的不经意中读过,但错误的发现却是令人愤怒的,似乎没有原谅的余地,或者是不可原谅。

研究过程中,研究团队的默契合作、拧成一股劲,是做好考察与研究的重要基础。我们的团队以3~6人构成,有教师贾煜洲(北京服装学院,清华大学在职博士生),有在校硕士研究生赵雪园、黎光辉(已毕业)。分工明确,各负其责,3~6人团队,在田野考察时是一个最佳团队。专门负责拍照、录像工作的贾煜洲,硕士毕业于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视传系,她是最专业的拍摄、最佳的排版师,这确保了拍照、录像的高精度、专业化,版式设计的专业化。录音采访整理、文献文字整理,则由赵雪园、黎光辉来完成。其实,多数的田野考察是我全家出动,女儿贾煜洲负责拍照、录像,爱人马文静负责测量与人沟通,我的角色是“导演”“决策”者,统筹各项采集资料、咨询工作等。全家出动都是一家人,吃苦受罪都无法有怨有悔,都彼此心照不宣。其实,当每次满满的田野考察收获带来喜悦与成就感,使得一切困难消解的无影无踪。家庭团队田野考察的优势,在我的项目研究中,体会和感悟得十分深刻。

2016年2月23日,笔者与女儿贾煜洲考察海南岛五指山南圣镇苗族蜡染。

2016年12月,课题组成员贾煜洲考察云南大理白族扎染工艺。

《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研究》课题,貌似是一个很小的研究点,其实不然,它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内容也极为丰富,以致于研究过程相当的难度。在这个点状课题里,研究内容中不仅牵扯到点与线、点与面、线与面的复杂关系,还要涉及到不同地域或跨地域(贵州、云南、广西等地)、不同族群(苗族、布依族、水族、彝族等)或跨族群的比较关系,同时,还要涉及到诸多学科交叉的整合关系,如人类学、民俗学、民族学、工艺学、宗教学、设计学、美学等。因此,笔者以调研为重点、分析为手段、考证为准则,采取“略小而存大,举重以明轻”的方法,突出重点的来展开研究、考证与撰写,虽然笔者在内容研究上力求其客观、全面、系统、深入与准确,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是我力所不及与力所不能的。究其原因,一是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内容的博大精深;二是其分布地域太散、使用的族群太多;三是调研与考证过程中的语言沟通障碍(许多族群没有文字);四是可借鉴的现有的研究成果“少、窄、浅”。这些都给研究成果的深度、广度、水平带来直接的影响。不具体的涉入其中,很少有人会完全体会到这方面研究的艰辛与难度。

2016年10月28日,笔者与贾煜洲一起考察麻江枫香染工艺。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给我最大的震撼是,面对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研究,当今的时间“长度”已经不是过去的概念了,取而代之的是“遗忘”“消失”的速度、广度与深度,是这个信息时代最大的、也是最严峻“现象”与“现实”。也就是说,代表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与文明特色之一的防染工艺文化,在当今的全球化信息大潮流中迅速的“被”陌生化、“被”边缘化,有的地域已经“被”彻底的遗弃化。因此,感到课题的研究,是在与时间、与时代赛跑,在有限时间精力下,让中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中“精华国粹”,得以系统、全面、有效的文字记录与影响存留。

(三)

目前,还没有一本系统、全面、深入的整理与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的成果专著。这既与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所独有的厚重历史与丰富文化极不相衬,更与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所创造的独一无二的防染工艺智慧极不相衬。因此,研究目的明确、意义重大。

2017年7月,考察广西南丹中堡苗粘膏染工艺时,试穿苗族服装。

随着全球化、信息化到来,随着中国经济强盛、旅游业发展与农业人口城镇化,中国少数民族传统防染工艺文化,必然会受到巨大冲击而频临失传。为此,整理、摸清非物质性的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的遗产家底,记录、保存少数民族防染工艺的制作技艺文字资料与影响,分析、研究传统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的价值,探索传统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传承现状与当代保护方法,使少数民族防染工艺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显得意义重大且刻不容缓。

该项目研究重点与核心成果,是考察、记录、整理、分析、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中的工具材料与制作技艺。对防染工艺所呈现的图案设计方法、图案内涵、生活应用方式与艺术审美个性,展开深入的理论分析与深层的文化解读,做出留下少数民族历史文脉、文化记忆、村寨乡愁的工作与贡献。项目研究是以人类文化学的田野考查为基石,以行万里路获得的一手资料为重点,以生态文化学分析研究为手段,以综合研究、比对研究为方法,对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中进行考察、研究、整理。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首次做出了详细记录、深入研究与系统阐述。

2018年8月8日,贾煜洲考察六盘水滑石板村小花苗时的拍摄场景。

以微观的学术价值而言,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研究,此成果弥补了这方面的不全面、不系统、不深入研究的缺失,为今后更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成果系统整理出、记录下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物质与非物质的宝贵遗产现状,以著作形式留下了农耕时代文化的历史记忆,保留下少数民族多样化的文化智慧与独特性的艺术创造,具有久远的历史意义、文化价值与理论价值。因为防染工艺非物质性质、无形性的宝贵财富与独特工艺经验,在少数民族生活中只是生活中感性的经验记忆与暂时的留存,如果现在不研究,那么这种工艺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濒临灭绝而难以留下历史记忆与先人智慧。成果研究了现存防染工艺的地域分布与民族类型,对防染工艺族群类型、工艺特色进行了细致梳理与解读,对进一步研究防染工艺打下了基础,具有很现实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成果进一步研究了防染工艺图案造型与生活应用。解读了防染工艺图案的题材内容、造型方法,以及蜡防染、枫香防染、粘膏防染、扎防染图案运用特色与生活应用方式,这对于当代设计学、民族学、艺术人类学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与理论价值。成果以美学为切入点,解读了生活中防染工艺的民族审美趣味与审美智慧,以及当下防染工艺文化的传承方式、传承现状与传承发展。从内涵、形式、工艺、使用美的角度,呈现了民族审美特色与个性,提出了防染工艺如何传承发展建议与对策。这对如何欣赏民族服饰审美的艺术与智慧,如何传承与发展防染工艺,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与参考价值。

2019年3月18日,笔者考察织金县蜡染与刺绣,县委副书记任洲麒陪同(中)。

以宏观的民族文化价值而言,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现状来说,中国传统工艺文化当中有很多的高超智慧、精湛艺术、丰富样式,所以一定要在把这些智慧、艺术、样式、精神提炼或转化出来,用在当今的社会与生活中。所以说中华民族传统工艺文化需要我们去挖掘,在工艺技艺文化的背后要挖掘精髓,要保留那种工匠技艺与执着精神。是那种执着精神,那种超越名利所做的研究与所做事业的精神,而不是当今信息化时代那种浮躁、那种快餐文化,那种既没有根又没有魂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当今中国文化来说,缺乏的其实就是这个。现在提倡与强调的“四个自信”,其中“文化自信”在“四个自信”当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比其它几个更重要。如果一个民族文化都不自信了,就会否定自己民族文化与民族传统,也就不会去传承自己的民族文化,甚至还会把自己的民族文化当做包袱或垃圾。如果中国当今文化“一水”全是西方化,这样的结果其实不需要外来的战争,就文化这一项就把中国人打败了。所以现在强调文化自信,就是要重新认识中国民族文化价值,需要挖掘民族文化中优秀与精髓的东西,挖掘民族文化的智慧,挖掘民族文化建构的民族艺术。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华民族传统、民族文化以个性的魅力呈现给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研究中国少数民族非遗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对当今都有一种很高的价值、很久远的意义。

2017年7月19日,笔者与贾煜洲一同考察广西融水雨卜村梁桂英的枫香染工艺。

衷心感谢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所搭建的这样一个中国学术最高端学术研究的平台!感谢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的大力支持本项目研究!没有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管理中心投入基金,就没有这样的机缘完成此项研究;没有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的各种支持,就很难有这样的收获。更要感谢是,在田野调查过程中遇到所有支持与帮助过我的各族群、各地方、各层级的人士,没有他们的鼎力无私的相助,就无法获得真实地第一手资料。同时,还要感谢学术界专家不吝赐教,如教授鲁晓波、李当岐、杭间、李砚祖、徐艺乙、吕品田、刘元风、徐雯、李超德、李立新、贺阳、玉时阶、杨源、刘瑞璞、吴海燕等诸位所提供全面的专业指导!感谢贵州苗族蜡染研究专家杨文斌,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原馆长、民族学研究专家吴光正,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贵州省文联副主席、民族文化学者、作家余未人等支持与帮助!

笔者坚信:掌握大量的田野考察信息,采用比较研究方法,执着于科学研究精神,将永远是学术研究的根基,也必将是完善专业研究方法与提升课题研究成果的根基。

项目简介:

项目名称:《中国少数民族防染工艺文化研究》,2014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一般项目,项目编号:14BG03187。

项目时间:2014.9.1~2017.12.31。延期至2018.9。

项目主持:贾京生,成员:贾煜洲(北服教师),赵雪园、黎光辉(已硕士毕业)。

项目成果:计划25万字专著,实际完成60余万字专著。

阶段成果:计划4篇研究报告、1篇论文,实际完成10篇发表论文。核心期刊2篇(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设计研究》),研讨会论文集5篇,美学杂志与书籍收录3篇。其中,6篇论文获得优秀奖,1篇论文获得二等奖。

作者简介:

贾京生,男,汉族,1957年4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获学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获硕士学位(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研究生期间师从于中国著名设计理论家、设计教育家雷圭元教授。

现为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印染实验室主任。研究方向为染织艺术设计、理论与历史研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负责人,北京市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点项目成果通讯鉴定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文化部文化艺术研究项目结项成果鉴定专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评审专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博士论文评审专家,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博士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艺术类新专业网络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校大学计算机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文科计算机基础教指委委员。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专家、客座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设计学院客座教授等。2011年-2017年,中国国际家用纺织品创意设计大赛评委、新闻发言人,中国家纺行业协会高级设计师、家纺艺术文化专业委员会委员、流行趋势研究员,中国流行色协会理事、色彩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

图、文:染织服装艺术设计系

贾京生教授

© 2024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园1号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

100084

© 2024 华体会网页版登录入口